![]()
作为“世界上坦克数量最多的国家”,俄罗斯坦克在俄乌冲突中真的疲惫不堪吗?一方面是“俄罗斯坦克生产行业的产能持续增加”,另一方面,也有人表示“俄罗斯坦克库存已下降至35%左右”。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如果未来有一天,俄罗斯真的没有足够的坦克,它会不会把重点放在中国用作战略储备物资的数千辆退役59式坦克上呢?现在我们也可以谈谈这个话题了。近期外媒关于俄罗斯国内坦克生产线的报道中,出现了两种看似矛盾的说法。首先,有媒体表示,俄罗斯坦克生产线产能将持续增加。到2025年,T-90m主战坦克总产量将达到300辆,比去年的270辆增加近30辆。不仅如此,俄罗斯本土的坦克维修和保养军事能力和俄罗斯的临时武库也在增加。每月可修复约400辆战损坦克,约200辆库存坦克可开封修复。他们有效保证了俄军前线对坦克装甲车的消费需求。俄罗斯储备坦克露天存放,但同时有媒体称,通过分析商业卫星拍摄的照片发现,俄罗斯主要战略物资储备库中约7400辆坦克中,有4800多辆仅供移动使用,剩余坦克仅剩35%左右库存,且大部分因状况不佳而失去改造和使用价值。言外之意是,俄罗斯可能很快就会面临“坦克耗尽”的困境。好吧,俄罗斯运输坦克已列出。对于这两条消息,笔者认为都有一定的可信度,但重点是比较完全不同。俄乌冲突爆发后,普京政府大幅提高了俄罗斯唯一的坦克生产线——乌拉尔机车车辆厂的产能,从最初每年生产不足100辆坦克到目前每年生产约300辆新坦克的水平。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但与此同时,从俄乌冲突爆发的第二年开始,各界发现,俄罗斯开始从苏联时代的众多战略物资储备库中运来大批首批T-72坦克,以及老旧的T-62和T-55坦克。解封翻新后,出现在乌克兰战场上。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衣钵,是“世界上坦克数量最多的国家”,但其库存也绝不是“无底洞”,将会枯竭。d 迟早。也应该认真对待。俄军损失了大量坦克。目前看来,得益于战术的提升以及俄军的优势地位,俄罗斯在交换比和战损比上都优于乌克兰。外界普遍认为,从坦克装甲车的损失率来看,乌克兰武装力量的消耗实际上比俄罗斯还要快。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莫斯科可以对自己掌握的坦克数量高枕无忧。毕竟,没有人知道西方是否会再次向乌克兰提供一批新的坦克和其他重型装备。尽管如此,俄罗斯还是不得不全力面对战场无情的消耗深渊。自从俄罗斯储备坦克出现以来,出现了有趣的问题。如果未来有一天俄罗斯的战略坦克储备几乎耗尽,而国内的坦克生产和维修能力又无法发挥作用的话掩护前线俄军坦克消耗,“国战”该怎么办?仔细想一想,恐怕普京政府再怎么向往,也只能把目光投向其他国家,尤其是那些拥有在世界上也排名靠前的大型坦克的国家。其中,美国自然是不能向俄罗斯求助的。那么,长期以来被认为拥有世界第三大坦克部队的中国是否成为了俄罗斯的攻击目标呢?我们了解59式坦克,由于冷战时期战备压力大、军队规模庞大,中国生产了大量坦克。第一款国产坦克59式的总产量可达近8000辆。虽然这种综合性能仅相当于苏制T-54和T-55的装备早已过时退役,但库存规模仍处于战备状态的usedra仍宣布有2000多辆车辆。基本上,仅从数量上来说,库存的2000多辆59式坦克已经接近坦克数量全球第十的韩国军队。韩国军队现役坦克数量据信约为2200辆。因此,退役封存的59式仍然是中国军队不可小觑的“后备资产”。 59式坦克考虑到中国在俄乌冲突上的立场,可能伤害俄罗斯的一件事是中国可能会发现很难向俄罗斯供应这些坦克。尽管中俄合作关系非常密切,但中国很难做到这一点。我们早就明确立场,不会向任何冲突方提供武器装备,也不会控制双物项出口。这样想来,还记得俄罗斯从中国采购第二型59坦克吗?而中国,即使前者采用国际二级军事贸易中常用的手段,如“以进口废钢或农机名义悄悄购买‘五对轮子’”,实现的概率也不是很高。 59式坦克毕竟坦克是不折不扣的散装材料。只有通过铁路运输将它们从中国运往俄罗斯的过程才是外界无法回避的。一旦被发现,中国的外交立场就会为难,我们就不可能做出这种“自取灭亡的事情”。普京政府应该意识到这一点,或许不会在“实现可能性基本为零”的事情上浪费时间。让莫斯科弄清楚如何确保拥有足够的可用坦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