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新蓝图新机遇丨构筑产业沃土,描绘
发布时间:2025-11-09 09:42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十五五”新蓝图新机遇丨构筑产业沃土,描绘高质量工作新画卷 2025年11月7日 13:37 来源:经济参考报 秋季招聘季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多地高校针对重点行业开展“专精”“小美”专项招聘活动。政府部门实施精准政策促进岗位匹配,企业加快吸引和培养人才的速度……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产业与工作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将徐徐开启。时间长了,才能取得好成绩,枝头结满了果实。 “十四五”以来,我国就业形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作质量不断提高。面向“十五五”规划,《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事务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重点,明确提出“加强产业劳务协调、积极培育新岗位、建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等一系列部署,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实施指明了方向。 《意见》进一步突出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战略地位,并首次列入“高质量充分就业新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性”。以“提高劳动生产和生产生产率”为主要目标,释放出就业工作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呼应、动态化解供给与需求矛盾的重要信号。张成钢,中国新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主任。当前,我国正处于调结构、改善发展、高质量发展和充分就业的重要时期,关键是要紧扣产业发展脉搏,挖掘潜力,扩大新增就业岗位。值得注意的是,《建议》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融合发展、强实体经济基础”摆在战略工作的首位,并通过“沿着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大发展”等具体要求。 “工人。”张成刚说道。随着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将出现技术性、创新性岗位,产业链和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将是就业市场的新机遇。在具体行动层面,《建议》明确提出“加强产业协调和就业,积极培育新就业岗位、新岗位,支持企业稳定和扩大就业”。回顾“十四五”时期,中央和地方共同推动扩大就业,取得了初步成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出台328项国家就业标准,共发布新增就业岗位72个,涵盖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智能制造等行业。首次发布挖潜增产业实施方案明确部门职责。上半年,新增就业1224万人;浙江围绕先进制造业、基础设施维护等领域创造了超过90万个就业岗位。就业岗位数量稳定增长为稳定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但要实现新增就业岗位与劳动者技能精准匹配,职业技能培训是关键。对此,《建议》提出“完善人力资源供需匹配机制,完善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加强职业选择和工作理念引导,着力化解结构性矛盾”。有技能的人有好工作,有高技能的人有好工作。今年以来,从部署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到19个省份60个工业教育评价技能高素质人才培育建设,成功举办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我国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劳动者通过技能提升实现高质量劳动,为产业发展注入人才动力。 “我们充分发挥连锁业主的带动作用,以收购温州焊接岗位需求量最大的连锁业主温州泰昌铁塔制造有限公司为例,支持其建设中部地区高标准公共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为中西部地区打通中央势力培训资源和就业资源起到引导作用。”温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马云国说。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基地成立以来,已培训人员1600余人,认证技能人员1438人。大部分技能型人才培养带到了太厂及上游企业,实现了技能培训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展望“十五五”,就业领域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褚朝晖认为,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要结合“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在《建议》指导下,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形成多措并举发展经济、完善法治、盘活市场、教育多元化的就业促进机制,团结各方力量共同努力。共同构建有利于工作的发展模式。 《完善就业支持和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灵活就业和新型就业健康发展》“形式”、“加大对创业的支持力度”、“完善就业影响评估和监测预警”……《建议》勾勒出未来五年稳就业的“建设图”。“下一步要紧紧依靠质的发展主题,抓住新生产力发展机遇,抓住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绿色转型带来的就业结构调整机遇,推动产业升级带动就业扩大。”张成钢表示,同时,政府部门要考虑工作对产业政策、投资决策、项目建设等各方面的影响,优先发展工作量大、质量高的行业和企业,“十五五”期间,各项规划将走向从纸面到实践相协调的路径。“提升产业、提高工作质量”的发展将越走越宽,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的民生基础。 (记者陈汉阳) (编辑:何鑫)